阿里云首席架構師唐洪在LC3大會分享技術突破與開源合作進展
在科技界,構建一個超大規模的計算集群任務既艱難又充滿希望。以5K這樣的計算集群規模目標為例,它背后涉及眾多技術革新和商業策略的思考。這不僅僅是對技術的挑戰,也許還是阿里巴巴在數據管理和市場競爭中的一個關鍵舉措。
設定5K目標的技術需求
從技術層面來說,建立5K規模的計算集群并非易如反掌。這需要至少擁有5000個節點。阿里在這方面必須擁有強大的技術后盾,包括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調度等多個方面。比如,其他一些科技公司可能因為技術限制或資源分配的考量,不敢輕易嘗試這樣的大規模目標。然而,阿里敢于迎難而上,看重的正是這一目標背后巨大的潛在價值。實現這一目標,阿里需要攻克眾多技術難關,比如數據中心內各種資源之間的協同工作,就需要通過兩大管理系統,將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資源統一調度和管理。
這項任務相當復雜,需要投入眾多人力、物力和時間。許多技術人員在背后默默付出,進行著繁重的測試和優化工作。從資源分配到算法設計,每個環節都需重新思考。此外,公司還需不斷投入資金,用于硬件的升級和軟件的研發。畢竟,這不僅僅是一項工程,它還關聯到公司的各個部門。
通用型計算平臺建立的意義
阿里致力于打造一個通用的計算平臺。該平臺能夠運行各類應用。企業面臨多種應用任務,包括低延遲和批處理等。以金融公司為例,處理數據時,有時需快速運算以支持即時交易,同時也有大量數據分析需求。阿里的通用平臺可滿足這些不同任務需求,有效解決了企業因業務需求而可能遇到的平臺兼容難題。
企業若未擁有此類綜合平臺,需為各類應用單獨搭建或租賃計算服務器,進而引發成本攀升、資源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相關數據顯示,選用這種綜合平臺后,企業或許能降低10%至20%的計算資源重復租賃費用。阿里搭建的平臺實現了資源整合,提升了資源利用率,這對整個行業的成本優化具有顯著影響。
5K規模在業內的領先性
在全球范圍內,能達到5K規模的商業化集群系統并不多見。這一現象充分體現了阿里巴巴在該領域技術的領先和遠見。拿國外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來說,盡管他們在計算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當時能夠實現如此大規模集群的卻寥寥無幾。
阿里內部構建了一個規模達5K的計算集群,其規模已超越同類集群。因此,公司啟動了“登月計劃”,旨在將原本分散在其他平臺的數據處理工作集中至飛天平臺。這一變革不僅優化了數據處理架構,還推動了技術層面的提升和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的改革。在遷移過程中,必須重新設計數據流程,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并確保數據安全,這需要多個部門緊密協作,才能確保遷移工作的順利完成。
阿里云對外開放后的影響
2014年7月1日,阿里云對外服務啟動,它是一個以計算能力為基礎的平臺。這個日子標志著歷史性的轉折,阿里巴巴因此成為全球首個公開提供5K處理能力的公司。這種強大的計算能力對外提供,打破了傳統行業界限。對于資金和技術有限的中小科技公司來說,阿里云的服務讓他們得以進行大規模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無需自行構建龐大的計算集群。
這家初創的人工智能企業起初因計算資源短缺,難以開展大規模數據挖掘和算法升級。自從接入阿里云服務,研發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大幅減少了構建自有計算集群的資金和時間投入。這一變化不僅推動了行業內部創業企業的成長,還激發了更多企業加入對新興科技領域的探索。
虛擬化技術的多方面進展
阿里云在虛擬化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他們的服務器全部采用Linux系統。在資源隔離上,他們在CPU、網絡和IO等多個層面進行了有效操作。比如,阿里巴巴大數據部門的數據處理工作,就依靠這種高效的資源隔離來確保數據精確無誤,防止相互影響。
在服務器虛擬化領域,阿里云的云服務器提供了基礎服務。在熱升級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比如KMOD和QEMU等模塊實現了全面的熱升級。以一個大型在線購物平臺為例,若沒有這項技術,平臺升級時必須暫停服務,從而造成用戶大量流失。而熱升級技術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容器技術方面,阿里云致力于構建Swarm原生集成的云基礎設施,并支持as Code的擴展。這有助于提高容器編排的效率,比如,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應用可以在阿里云的容器環境中更高效地部署。
阿里云的硬件優化與安全增強
運用高速硬件,包括NVMe存儲和25GE網絡,并對文件系統及網絡性能進行了全面優化。高速硬件的配置顯著提高了計算效率。以處理大型圖像數據的企業為例,原本需要數小時完成的數據處理,在硬件升級后僅需幾十分鐘即可完成。在新的計算平臺安全強化方面,針對異構硬件如FPGA、GPU及定制硬件的虛擬化安全防護被列為關鍵任務。隨著這些硬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安全風險也在上升。尤其是在高算力需求場景下處理敏感數據時,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引發數據泄露,因此阿里云的安全強化措施顯得尤為關鍵。
你認為阿里云的技術革新對云計算領域會有何深遠影響?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見解。若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別忘了點贊和轉發。
作者:小藍
鏈接:http://www.yunyix1.cn/content/7660.html
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我方刪除。